教师风采

【师者如光】郑新欣

努力做讲政治、懂教学、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师

【师者如光】郑新欣


努力做讲政治、懂教学、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师


郑新欣,中共党员,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,法学硕士,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,军事理论课程负责人,主要讲授《四史》《形势与政策》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《军事理论》等课程。

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,郑新欣始终坚持以“六要”和“八个相统一”为指导,围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,在教学内容供给、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功夫,为积极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,不负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寄予的厚望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,郑新欣始终秉持以下原则。

一.坚定理想信念

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政治课,必须把维护党的领导,坚守社会主义方向,坚持“四个自信”作为基本原则。为此,郑新欣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,自觉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、以学生为重,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责任,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、政治立场、政治信仰和政治观点,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。

二.强化道德修养

要评价一个老师是否是好老师,要评价一支教师队伍是否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。一直以来,郑新欣始终坚持严于修身,严于律己,用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自律精神严格要求自己,不仅在课堂上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在工作生活当中自觉遵守国家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不断锤炼品德修养,努力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敬仰,以模范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感召学生。

三.注重教学方法

思政课要不断创新,与时俱进。郑新欣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,在继承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,深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内涵与外延,打造共享课堂、互动课堂、实践课堂、校外课堂等,使学生学习和生活无处不课堂、无时不课堂。同时,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强化内容建设的前提下,科学运用慕课、微电影、微视频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新技术手段,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,努力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、积极性,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增强师生互动性,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鲜活起来。

四.关注学生成长

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段漫长且珍贵的旅程,都需要好好被对待、被温暖。思政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,因材施教。郑新欣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,努力做到“以人为本”。通过结合学生兴趣和学生学习规律,多维度了解其所思所想、所需所求;通过真情、真心、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,滋润学生的心田,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,不断与学生共同奋斗、坚定信心、接续前行。

多年来,在学校领导、老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,郑新欣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:先后主持《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协同发展的研究》《乡村振兴视域下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》《山东地区黄河文化数字化活化利用研究》《以“微视频”赋能山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》等多项课题。发表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》《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》《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与大学生党建协同发展的路径探析》等多篇论文。荣获2022年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,2023年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,2022年山东省教育厅国家安全优秀课例二等奖,2022年山东省委宣传部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活动三等奖,主持的两项课程——《走进英雄辛锐 传承红色基因》《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》获评2021年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社区教育资源等。

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,在今后工作中,郑新欣将继续把肩负的责任化作进步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,在自己平凡工作岗位上“爱岗敬业、教书育人”“刻苦钻研、勇于创新”,以赤诚之心、奉献之心、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,努力成为一名讲政治、懂教学、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师。